SOU's Story
让设计师-山口絵理子和我们分享关于Sou的开发故事以及蕴含其中的设计哲学
–首先,请介绍一下新系列「Sou」的特征
山口绘理子 (以下称山口) : ”Sou”是一款以贴近使用者的身体、日常生活为灵感,希望做出一款如同朋友一般的皮袋,不过制作的过程与现今已开发的皮袋完全不一样。最大的特征就是它膨软柔顺的自然形体。可以做出这样的造型,就要说到纸型的开发了。纸型是在正式用皮革制作袋前,为了制作模型而使用的纸。这次的Sou是仅仅用了一张纸型做成的。打开来看好像是某种奇特生物的感觉,乍看之下很难分辨出哪一面是包包的正面、背面、底部、侧面,但就像是『相连的世界』一样,透过这次的设计,也想传达我的哲学观。
–这是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方式设计包款吗?
山口 : 是第一次喔 ! 例如,很受客人喜爱的「yozora」系列,在开发的时候,我会在脑中想像袋型的长阔比和具体的尺寸。一开始先从袋身正面,接着是底部,再来是侧面,将裁片依序进行缝制的工程。但这次,不照着以往的做法,想照着自己的方式找寻新的设计。
–为什么会有这个改变的想法呢?
山口 : 每次在开发新品的时候,除了想做出有自我风格的设计外,也希望这16年来一起成长的 MATRIGHOR(孟加拉的自营工厂), 透过每一次的新品,有更多新的挑战。想让大家看到「即使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严峻环境之下、也能够达成这样的成果」就好像是我的使命。但想到去年已经将这一点传递给客人了,今年就想暂时把工厂的部分放一边,回归初心,想要更自由地去发想新的设计。先放松下来,摊开一大张的纸型,用手去塑形,再慢慢摸索出自己满意的造型 ,是这次改变设计做法的开端。也或许,是因为自己有了小孩、环境改变等各方面的影响,让我觉得比起全力投入,放松力气可能会是更好的做法。
–放松自己的力气,是什么意思呢?
山口 : 放松自己的力气,在某种程度上,也是对素材的信赖与了解,才能完成理想中想达成的模样。最重要的部分是,在放松力气、自由的塑形之后,要面对的还是顾客的考验。皮袋的基本机能性、最后的细节等等,直到最后都还在以毫米为单位不断调整。所以,不只是大略地做出简约的形状而已,还需要职人最后的加工制作,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,追求平衡的制作过程。
–在新的制作方式中,最特别的部分是什么呢?
山口 : 因为使用一片纸板来制作的方式,要做出立体的造型及柔软皮质的特色,前后片贴合的位置,在重叠处的侧边会出现阴影的部分。对我来说,也代表了日本文化的风格。从事设计的时候,我一直受日本和孟加拉等东洋的价值观影响,日本的要素就如同这个阴影的呈现,孟加拉的要素就是使用了木制环扣。因为我身形较娇小,如果背着可以放入电脑的包包 ,通常看起来会很巨大的感觉。所以这次缩小袋身正面的设计,让整体看起来稍微小一些 ,也是这次花费苦心之处。其实回顾这次新品的开发,和以往不一样的是,我一开始并没有设定太多细节。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,回想着每一次和客人或店里的员工交谈时的内容,自然而然地有了这些设计的想法,而这次的皮袋也忠实表现出我的理念与个人风格。
–是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的呢?
去年秋天贩售的Emy系列,让我感受到孟加拉职人手工技术的提升。在这之后,要如何更进一步的挖掘自己的潜能呢? 或是让自己有更多挑战呢? 因为不是在专门的皮袋设计学校出身,要怎样充满自信地介绍自己的设计? 除了大家所想的之外,应该还有其他选择吧? 加上珠宝和服装的设计,在设计袋款的时候,我也想尝试更自由的发想方式。 Sou的开发,就是在与自己的对话中完成的作品。也不是不参考其他人的建议,当然也会害怕对方否定自己的想法,但是我不会后悔执行这次的设计方式,也希望能维持这个心情,展现自我的风格,迎接每一次的设计。
–这次的新品开发,对工厂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吗?
山口 : 打版师孟谢德先生告诉我 : 「这真的是我从没想过的做法。」袋身的侧面和背面怎么会相连在一起呢?纸版怎么会只有一片呢?在制作过程中想必冒出了很多疑问吧。但是,因为超越了自己的想像,也会衍生出更多没有思考过的做法,尝试更多不同技术去达成目标,也是进化的意义。
–作为设计师,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?
从大自然中得到设计的灵感,是我很重视的部分。大自然的美不管是在已开发国家,或是开发中国家,都是共通的语言。作为流行性单品的袋款而言,是最靠近客人身体的物品,在使用时的舒适度,动作的流畅度,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。为了要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,了解素材的魅力并发挥职人技术,这三个要素的加乘效果,是我开发商品时很重要的一环。
–之后,也会有相同设计概念的新品和大家见面吗?
山口 : 对的。 (笑) 之后也会有更多能展现自我风格的商品和大家见面。希望能让大家有「原来是这样的设计啊!」 感同身受的体验外,一直以来支持MOTHERHOUSE的大家,可以期待未来新的样貌。